福建,大概是全国最惨的省份之一。
2017年1月,一个有关「广东人吃福建人」的梗在互联网迅速传播。福建人从此成为全国食物链末端的物种,受尽调侃。
现实中,福建人也要应对来自各省的「人才入侵」。相传每年都有无数在当地没有身高优势的直男涌入福建寻找「优越感」,与福建土著争夺着,本就因重男轻女而略显紧张的适龄女性。
在这里,即便你想岁月静好地做一个不近女色的TXL,生活也不会因此而善待你。 做一个福建GAY,找到一个合适的老攻,那得比其他地区辛苦百倍才行。
01.留你在家喝茶的胡建GAY,请好好珍惜
有人会说,福建的风水注定了这里不会有1。2019年1月5日,福建开通环闽动车,成为全国第一个建成环省高铁的省份,形成一个「圈」。在福建的GAY眼中,这个圈就像是一个大大的「0」,把福建圈成一个「无1之地」。
「无1之地」这不是啥偏见,只是福建人说话普遍都太萌了,一点攻的霸气都没有,就连像Jony J这样的福州饶舌直男看起来都「灵」气十足。面对「蛋黄的长裙,蓬松的头发」,他也只是抱以羞涩一笑,可可爱爱,撒浪嘿哟。
福建真是「无1之地」吗?来自天津的小龙持反对意见。小龙在厦门生活了8年,在他看来,福建并不是没有攻,只不过他们平时都潜伏在社交软件上,很少露头。
「在福建,想找一段露水情缘可太难了。这里的攻都很佛系,甚至在Blued上收到的信息都跟别的地区不一样,」小龙解释道,「至少在天津,我收到的更多是『在吗』,可在福建,大家更喜欢用『Hi』和『你好』。」佛系得好像交友只是一项附加娱乐项目。
如果你愿意再花些时间深入了解,你就一定能偶遇稍显野性的运动攻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看一眼MADE IN FUJIAN的林丹、石智勇,你就什么都懂了。这里有千千万万个林丹藏于八闽大地,只待你细心挖掘。
此类「文化冲击」在福建还有很多。
在这里,对面基对象表达爱意的方法不是请他吃饭、喝酒或者看电影,而是基情过后留他在家喝茶。
武夷山脉、戴云山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了福建独特的茶文化,家家户户都有拿得出手的全套茶具,GAY也不例外。如果遇到了喜欢的人,那自然要挽留一下,泡茶聊天,享受一下「车马很慢,书信很远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」的意境。说不定聊着聊着,连未来到海外结婚登记的计划都敲定了。
跟这样的神仙爱情比起来,北上广基圈的快餐爱情,简直哭晕在厕所。
先别急着做柠檬精,安逸的生活也是有代价的。
02.比传统,胡建GAY从没输过
福建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省份,与山东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这里可是出了名的重男轻女。福建的男孩子,享受着全家上下的宠爱,但同时,也在生儿育女上被家族寄予厚望。因此,当地的GAY常常逃不过结婚的宿命。无论形婚还是怎样,总得给家里添个男丁才算完事。
传统的环境催生了一项神奇的活动——GAY与LES的聚会。厦门某个LES吧每个月都会举办类似「相亲大会」的活动,为GAY和LES搭建形婚的桥梁。在这里,就算有受被外形酷帅的T吸引,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可如果你坚持做一个不婚族,那「损失」也是巨大的。
放眼全国,你找不到比福建的嫁妆还高的地方了。在莆田泉州,陪嫁千万钞票、成斤黄金、公司股票、商铺和房子,那都是洒洒水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短视频平台搜索了解。
此外,由于福建人的传统,当地人是断然不可能在这里开GAY吧的。厦门有几个比较出名的GAY吧,像是基DI酒吧、壮CUN酒吧,都是外地人开的。而且厦门的GAY吧大多集中在思明区被直男遗忘了的明FA商业广场。大隐隐于市,这对保守的福建GAY来说倒更加友好。
即便如此,厦门依旧是全福建最开放包容的城市,这里的年轻GAY出柜比例不算低,甚至在鼓浪屿一江之隔的轮渡,还经营着老年GAY吧。当地的老年GAY会在夜色降临的时候来这里喝喝白酒或者枸杞黄酒,然后安静地吹吹海风,再在年轻人玩得正尽兴的午夜时分打车回家。
厦门不过是个小岛,承载不了所有福建GAY的自由自在。年轻GAY普遍更愿意走出福建,到外省透口气,毕竟鲁迅说过,「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」。
而那些「走出去」的GAY,也有一些不吐不快的槽要说。
03.在外的胡建GAY爱装「台妹」
据说每一个大城市里的GAY,身边都有一个「来自台湾」的朋友,但如果深究下去,你会发现他的身份证地址,可能属于闽南地界。
福建共有9个设区市,按使用方言的不同,大致可以分为闽南语区、福州话区、客家话区、莆仙话区等。
在外地人(尤其是北方人)看来,操着一口嗲嗲闽南语的GAY,跟说话软萌的台湾相比,不能说毫不相干,只能说是一模一样。也因此,相当一部分福建GAY都有被误认成台湾人的经历。
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,两地民众本就同根同源,长相和生活习惯也有相似之处。闽南GAY喜爱的蚵仔煎,高雄的GAY也爱不释手。
绝大多数的北方朋友对福建方言的认知几乎为零,一些伶牙俐齿的TXL甚至可能会直接抛出疑问,「你怎么说话嗲嗲的?很做作你造吗?」,然后在心里单方面宣布了这个人的属性——肯定是受,简直要把福建猛攻的肺都气炸。
说话是嗲了点,但嗲攻也是攻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人都被口音所困扰。得益于台湾综艺(以『康熙来了』为代表)在大陆GAY圈的风靡,一部分福建GAY享受到了闽南口音带来的好处,他们会在GAY吧里说「我是台湾人」,试图给平凡的自己增添一丝「宝岛风情」。
但并不是所有闽南人都会伪装成台湾人。
在福建,讲闽南语的有泉州、厦门、漳州,以及龙岩的部分地区。其中,龙岩市区、漳平和漳州的GAY在外更愿意自称厦门人,而厦门的GAY眼光更加「长远」,往往以台湾人自居。
什么?你问泉州GAY会自称哪里人?
拜托,泉州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、彼时世界第一大城市,即便现在也是经济总量连续22年保持全省第一。厦门和台湾,可入不了他们的法眼。甚至,他们都不一定会说自己是泉州人。来自泉州下辖县市的GAY有他们自己的骄傲,他们会说,「你好,我是晋江人」「你好,我是安溪人」,再或者,「你好,我来自中国陈埭」。
对了,陈埭只是一个镇。
04.其实胡建GAY的普通发都很流利
『新概念英语』第二册第25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英国人口音多且口音重,甚至两个英国人都不懂彼此的英语。英国的国土面积只有美国的四十分之一,却拥有比美国更多的口音。英格兰、苏格兰、威尔士和北爱尔兰,口音完全不同。
但是跟福建比起来,那绝对是小巫见大巫。
闽南语只是闽语中的一个分支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地区拥有众多方言,而每一种方言下面,又有很多小类。在龙岩市,仅连城县一县就有34种方言,甚至相邻的两个村,讲的都完全不同。在县城读几年书,一下子就能学会好几种方言。
为了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每个生活在县城及以上的福建人都操着一口「流利」的普通话。
神奇的是,一旦到了外省,即便是闽北山区讲着赣语方言的福建GAY也可自如地切换到闽南口音,尽显TXL的语言天赋。毕竟福建GAY是唯一嗲嗲讲话还不会被DISS的族群,大家都认为,「福建人讲话就是酱紫的啊」。
说话嘛,能听懂就行,福建GAY的心思,更多在赚钱上。
05.赚钱是认真的,但确认不是精致GAY
很多人都觉得福建人会做生意,也会赚钱,确实,闽商驰名中国,而国内不少大公司的创始人也来自福建:
互联网圈有字跳动的张一鸣、团的王兴,以及美秀秀的蔡文胜;运动品牌圈,安、匹*、特都是晋江之光;除此以外,宁德代的曾毓群、福*玻璃的曹德旺也赫赫有名。
生活在这种氛围下,福建的GAY也很愿意因地制宜,做一些小生意。比如,厦门的土著GAY可能会跟家里做做进出口贸易、莆田的GAY会深入当地名声在外的制鞋业、武夷山的GAY说不定家里就有茶田。再不济,出来开一家沙县小吃也是极好的。
或许正是因为一门心思扑在了赚钱上,福建GAY的消费观非常理性和健康。他们不追求高端品牌和奢侈品,更喜欢经济实惠的东西。衣服,泉州品牌就很好;茶叶,自家茶园种的最放心;美食,吃遍了全世界的米其林,都不如福州老家的佛跳墙。
福建GAY对穿着打扮往往也比较随意。甚至有成都GAY来到福建旅行强力吐槽福建GAY「又瘦又丑」,事实上他们只是不喜欢收拾自己而已——一条基础款T恤、纯色短裤,再配上一双人字拖,就是福建GAY的日常穿搭。
如果哪天面基福建GAY穿了背心短裤,那请你珍惜他,因为这是一个福建GAY对面基对象的第二大尊重。
00.最后
福建城市发展较为均衡,各地市人均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或许正因如此,福建GAY圈没有明显的鄙视链,除了福州GAY会吐槽厦门GAY假文艺,厦门GAY嫌弃福州GAY土、泉州GAY不甘成为福厦名媛的陪嫁媵侍,一切都相安无事。
虽然福建GAY曾在世纪之交集体做过「女明星梦」,梦想有一天能够登上『银河之星大擂台』惊艳全国,但这不妨碍福建GAY成为低调含蓄的代名词。
如果你在网上看到福建GAY的身影,记得主动上前打个招呼,他们虽然不善言辞,但一定会回你一个大大的围笑。🌈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