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图

不得不说,出柜是性少数群体常常要面对的难题,基友间稍提一嘴就令人下头,更别提实战了。

在电影『爱你,西蒙』中,主人公西蒙在小时候就清楚了自己的性取向,却迟迟没有出柜。直到有一天,同学的报复让他「被出柜」,他才不得不向朋友和父母坦露一切,也让他思考为什么自己之前迟迟没有出柜。

很多TXL都有像西蒙一样的两难选择。在被默认为「直男」的时候,我们会承受很多社会主流或传统观念下的期待——比如在适当的年纪结婚、生子——而自己的真实一面无法被信赖的人看见。

然而,选择出柜,也意味着选择了与风险博弈。在背离父母的期待后,许多人都会面临责骂、疏远甚至更严重的后果。在电影中,西蒙正是不想经历这一系列解释和坦白的过程,而选择了隐瞒。

还好,『爱你,西蒙』给了主人公一个美满的结局。西蒙在出柜后获得了朋友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也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的出柜之路却无法走得这么顺畅。面对前路荆棘和内心的斗争,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?

如果你觉得出柜太难,这里有一些建议

  • Q:如果因为现实状况无法出柜,如何面对内心的压力?

A:我觉得拥有一个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维护心理健康很重要。我们所说的出柜通常也是分了不同的对象、不同的情境,比如可能我们没办法对父母出柜,但如果有能理解支持你的朋友,那么朋友就能成为你的支持系统。

如果既不能对父母出柜也不能对朋友出柜,我会建议参加一些相关主题的公益沙龙和互助小组,去结识遇到类似困境的同伴,尽量减轻因无法出柜带来的孤独感和疏离感。

而且出柜不是人生唯一的议题,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同样值得我们去做。「柜门」难免有关上的时候,要学着自己开个「透气孔」,把注意力适当转移到事业、兴趣爱好等别的事物上面,才不会把自己憋得慌。

  • Q:出柜前需要做好什么准备?

A:出柜前的准备得分两个方面,一个是经济独立 ,并不是说要大富大贵才算经济独立,而是根据你所在的或者打算扎根的城市的生活成本来看,可以让自己租得起房子负担得起吃喝。这样一来,如果出柜不顺利,至少你不会因为被父母扼住经济命脉而不得不妥协。

另一个心理上的就是人格独立,这一点是需要你长期有意识去培养的。

比如有些人从小到大家里的事都由父母伺候搞定,连内裤都没自己洗过,现在突然出柜,说要独自面对这条父母看来很难走的路,父母怎么可能毫不担心地放手让你自己去走。又或者有些人可能算是经济独立了,但工作是父母帮找的,关系也是父母给打点好的,当你出柜时只怕在父母面前气势还是要矮半截的。

我的建议是最好从你意识到开始、从现在就开始,培养自己的人格独立,学着自己照顾自己,学着靠自己在工作中干出成绩,学会有困难时自己去解决。我相信这些优秀品质,无论是在出柜还是别的地方,都会对你大有帮助。

  • Q:出柜时,父母的情绪反应跟自己预期的完全不一样,应该怎么办?

A:这其实挺常见的。我觉得可以在出柜前就设想一下最坏的打算,假如父母是最糟糕的反应时,你可以怎么办?如果在出柜前就已经具备了我们前面所说的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,那么你就没什么好怕的。

一次的出柜失败也不能证明你不行或者你父母不行,不必因此而否定自己和父母。培养人格独立过程中遇到过的挫折也磨炼了我们的意志,我们可以先和父母分开冷静一段时间,再努力尝试沟通。如果他们还是无法接受,你依然可以过好你自己的生活。如果连最坏的打算都已经做好了应对,接下来发生的其它可能性也不会难倒你了。

  • Q:在出柜后如何避免与父母的关系渐行渐远?

A:正如我在『淡蓝心理洞察室』中所说,我们要成为和父母这个「同盟关系」里的领队。

作为领队需要为关系的修复或维护作出规划和行动,比如主动在有公信力的渠道关注和搜集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、人物故事,帮助父母了解这个群体;如果出柜后明显感觉到父母跟自己疏远了,就逢年过节问个好呀,有事没事聊聊家长里短啊——重要的不是你对三姑六婆多感兴趣,重要的是从和父母有共同语言的地方开始,重新建立联结。

如果把我们和父母比喻成两个分开的圆圈,我们总得先愿意融入父母的圈子,才能让父母也愿意融入我们,两个圆圈也才有彼此融合的可能。🌈


延伸阅读
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